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

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

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 一、  甚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綜合症是由於「下視丘 - 垂體 - 卵巢」軸 內分泌 功能失調以致造成「持續性無排卵」,是婦科較為常見的疾病,多數起於圍青春期。為何稱症候群?因涉及多重器官與系統,且涉及到遺傳、內分泌、環境等多種因素,屬較複雜的疾病。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最早是在西元 1935 年 Stein  及 Leventhal  兩位學者首度發表七例這種症候群,稱 Stein-Leventhal syndome ,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生率佔婦女生育年齡的 6 ~ 8% ,因不正常排卵而不孕的婦女中,多囊性卵巢是主要原因之一。 二、 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 病因 1. 黃體化激素 (LH) 上昇 :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內分泌系統的異常,「下視丘 - 垂體 - 卵巢軸」功能失調,不適當的「性腺刺激素釋放激素」 (GnRH)  分泌頻率異常所引發持續性的黃體化激素 (LH) 上昇,通常血清濃度會超過 10 mIU/mL  ,但峰值消失,而「濾泡刺激素」 (FSH) 的濃度不變,使的 LH/FSH > 2 或 3 ( 正常人  LH/FSH = 1) ,使雌激素 (estrogen) 之分泌量下降進而導致濾泡萎縮,導致早發性黃體化現象 (premature luteinization  ,導致黃體機能不全,排卵後黃體素偏低 , 基礎體溫也會偏低 。 2. 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 :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以致於肥胖、糖尿病、而產生「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」。 3. 雄性素分泌水平增高 : 症容 易引起卵巢雄性素製造增加,而引起多毛、痤瘡、甚至禿頭等症狀。 4. 泌乳素 (prolactin) 的濃度會有輕微上昇的現象。 5. 抗穆勒氏賀爾蒙 Amh>7  ( 正常 2.0~6.8) 。 三、 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 症狀 : 1. 慢性不排卵與不孕症 (Anovulation and Infertility) 、 2. 因不排卵或延後排卵造成 閉經 或延經 或少月經 (oligomenorrhea) 、 3. 多毛症 ( 東方女性較少發生 ) 、 4. 肥胖:體重增加 ( BMI> 25 kg/m 2 ) 、 5. 青春痘增多、 6.

異位性皮膚炎(Atopic dermatitis)

異位性皮膚炎 ( Atopic dermatitis ) 異位性皮膚炎,臨床上有見到嬰兒出生不久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,也會漸長到3-4歲才漸發生的,也有青春期後才發生的,甚至有讀研究所時才發作的。以上不管什麼時後發生,患者不分男女大小,都有著共同的過敏體質,這大部分都和 遺傳 相關,父母至少有一方有過敏體質。異位性皮膚炎與鼻子過敏與氣喘是過敏三兄弟,也就是患者父母或許沒有異位性皮膚炎,但可能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或兼有之。患者除患有異位性皮膚炎,當然可能也同時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,有80%的機率發生合併症,血液中的 IgE 都會較高 。而其他會引起 異位性皮膚炎的 因子 還有 食物過敏原、環境的過敏原及 刺激性物質 (如塵璊、PM2.5) 、氣候 轉換 變化的影響、情緒與壓力 等 。 嬰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,最令父母擔憂,尤其是第一胎就如此,大部分發生在沒有喝母奶的嬰兒,當然也不乏一出生就喝母奶的嬰兒罹患此症,引起過敏的來源大分是蛋白質,尤其是動物性蛋白,嬰兒奶粉便是嬰兒的第一過敏原。所以嬰兒父母都會急於找到適合嬰兒喝得嬰兒奶粉,當然嬰兒奶粉廠商也不遺餘力的研發出合適的奶粉,但是母奶還是最重要的,能喝母奶最好。 一般醫生都會告訴父母要孝順小孩到青春期,期間謹慎給小孩飲食,尤其是動物性蛋白,當然植物蛋白或食物也會引起過敏。小孩與成人的過敏原,排第一的是甲殼類的蝦蟹,相繼的是蛋、牛奶、堅果、花生等,以中醫的立場,筍子、芒果、芋頭、茄子、糖果甜食與烤炸辣食物都要儘量忌口。我曾碰過一個女病人,年紀是二十出頭歲,她是在讀研二時才發病,應該是壓力大,作息不正常引起的,看她整身手腳成片都是,臉看起來也較無華。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程: 急性期會有 紅色丘疹、抓搔、 龜裂出血狀 、水泡 、 結痂 , 甚至有分泌物的現象。疹子 部位 主要分布在四肢伸側處 ,即手肘內側與膝蓋膕窩處 (中醫稱為四彎風),而 頭、頸部 分也會有,嚴重時手腕手臂都是患處 。 恢復過程中會出現苔蘚化皮膚,粗糙乾裂脫屑癢甚,一但去抓搔破皮,又會惡化。因為十分癢,入夜更癢,白天可以控制不抓搔,睡著後就無意中會抓得厲害,如此反覆難癒合。 等到年紀較大後 或青春期後 ,慢性的皮膚症狀 會較 明顯 ,皮膚顯得 粗糙或黑色素的沉澱 。  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:  西醫 皆以 抗組織胺 、類固醇

陰道炎(Pruritus Vulva、Vaginitis)與陰癢

陰道炎(Pruritus Vulva、Vaginitis) 與 陰癢 一、  甚麼是陰癢、陰道炎 陰癢是一種症狀,其特徵為外陰部甚至陰道內極度搔癢,癢痛難忍,有時波及肛門週圍,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帶下,稱為「陰癢」、「陰門搔癢」等。嚴重的併發感染時就變成「陰瘡」,或稱「陰蝕」。有許多全身性的或局部疾病都可引起陰癢,但臨床上一般以 (1) 滴蟲性陰道炎、 (2) 黴菌性陰道炎、 (3) 老年性陰道炎和 (4) 外陰白斑症、 (5) 淋病或披衣菌等感染為多見。部份可算是性病。 二、  陰癢、陰道炎的病因與症狀:染病原因多半與性行為有關 ,或者喝水過少或憋尿太久 , 而 部份原因起於洗泡溫泉,在不乾淨的池水游泳,感染病菌如黴菌、陰道滴蟲、細菌、披衣菌、淋病雙球菌或多種病菌感染。         病名 鑒別要點 滴蟲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 老年 痿縮 性陰道炎 病原菌 陰道毛滴蟲 白色念珠菌 無菌性 白帶特點 黃綠色、泡沫狀 或 水樣 白色乳酪狀 或 豆腐渣樣 帶下量少,或黃或赤 局部症狀 搔癢或灼痛 乾 癢 、 奇癢(外陰搔癢症) 、 紅腫、乾裂、 灼痛 外陰及陰道有乾癢不適及灼熱感 、頻尿 臭氣 魚 腥臭味 有臭氣 腥臭氣 陰道檢查 陰道壁充血,有 散布性紅色小斑疹 ,以後穹窿部明顯 陰道壁覆蓋一層 白膜狀分泌物 ,擦去可見到黏膜紅腫 陰道黏膜 萎縮皺壁少 ,紅腫或有潰瘍面。(甚則有出血點) 實驗室檢查 找到 陰道毛滴蟲 ( Trichomonas Vaginalis) 找到 白色念珠菌(Candidiasis) 無菌性 披衣菌潛伏期很難確定,可能七天至十四天或更久。不具有免疫性,若有感染可經由血液檢查是否有抗體、抹片檢查或細胞培養來確定。經常引起骨盆腔炎,導致骨盆腔沾連,輸卵管阻塞或水腫,慢性骨盆腔疼痛,嚴重時導致不孕。 淋病,又叫白濁,是由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引起的性傳染疾病。淋病主要影響生殖系統,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,可能會造成不孕。男性:尿道流膿、灼熱刺痛、排尿疼痛。女性:白帶增多、異色異味。 三、  陰癢、陰道炎的中醫觀點 臨床上多由濕熱蘊結、下注或感染病蟲,浸蝕於陰器,或肝腎陰虛致陰部

女性常困擾的帶下

  一、  甚麼是帶下 俗話說:「十女九帶」,女性朋友有帶下病是相當普遍的現象。帶下,指的是婦女陰道內常有白色或淡黃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,無色無臭,綿綿不斷而下,使陰道不乾澀,稱為帶下,又稱為「白帶」。如量不多,不會滲出體外,質地、色澤、氣味均正常,這多屬於 正常的 「生理性帶下」 ,不用太在意緊張 。生理性白帶是作為保護陰道之分泌物,來源自子宮頸黏液腺,其為酸性, pH 值 4.1 ~ 4.9 ,在此 pH 值範圍內,致病菌不易生存 ,是自身保護的方式 。這種帶下,在青春期月經初潮後明顯出現,每月的月經前期、排卵期、及妊娠早期會稍微增加,而排卵期則是質地稍稠透明且略帶黏性 ( 如鼻涕狀 ) ,這是正常現象,而婦女停經後則會減少。 另一種帶下則稱 「病理性帶下」 ,這種因感染所引起的白帶是指帶下的量明顯增多,色、質發生異常 ( 如分泌物顏色變黃變綠、變黏稠、具乳酪樣 ) ,或有腥臭氣異味,或伴有其他症狀者 ( 如陰部搔癢、灼熱等感覺 ) ,此乃我們中醫所稱的 「帶下病」 。 當吃太多生冷蔬果時,白帶會增加,性狀常為透明清晰。 若罹患陰道炎、子宮頸炎、盆腔炎、宮頸癌、子宮肌瘤,子宮體腺癌或陰道異物等,都可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病理性帶下。臨床上常見的帶下病中,以滴蟲性陰道炎、 念珠球 黴菌性陰道炎、老年性陰道炎和宮頸炎等為最多見。   若分泌液 pH 值增加到 5 ~ 6 ,就利於致病菌的生長,這種 pH 值的變化,多見於月經期,停經期,及產後期。患者若反覆發作,則會影響工作情緒與日常生活品質。     二、  帶下病的中醫觀點 本病主要由於 「 濕邪 」 影響任脈和帶脈,以致帶脈失約,任脈不固所形成。濕邪有內外之別,外濕指外感之濕邪;內濕一般指脾虛失運,腎虛失固所致。     三、  帶下的護理保健 1. 內褲以棉質、寬鬆舒適為佳,以保持陰部的清潔乾爽,盡量不要穿褲襪,緊身褲子。 2. 盡量減少使用護墊,生理期間勤換棉墊。 3. 如廁後,以衛生紙擦拭時,應由前往後擦拭。 4. 不要用肥皂或消毒劑清洗陰部,不要過度清洗陰道內,因會破壞陰道內的酸鹼植,導致異常黴菌的過度增生,反而會有白帶增加的現象。 5. 房事前要喝水,房事後要排尿。 6. 如果帶下增多時,暫時不要坐浴、洗三溫暖或泡溫泉。 7. 小女生勿穿短裙坐在

治療痛經,中醫有很好的療效

一、有研究統計指出: 75% 以上成年女性曾發生經痛問題,痛經是指月經來潮或經行前後出現下腹疼痛為主症。 痛經的症狀: 1.  多數在經前一、二天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,於月經來後逐漸減輕以致消失,這種痛經最為常見。 2.  也有發生於經行之際,或自月經開始延續至經淨時止,或月經將淨後才疼痛等不同症候。 3.  往往伴有其他全身症狀,如乳房脹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腰痠、腹瀉、情緒不穩定,甚至下腹絞痛等不適。     二、痛經的原因有: 1.  內分泌因素:內膜前列腺素分泌過多,引起有因子宮肌痙攣。 2.  子宮因素:經血外流受阻與解剖因素,機械性阻塞是部份痛經的因素,如子宮頸狹窄,子宮急性前傾或後傾,子宮畸形發育不全,均會造成血塊和子宮腔擴張;子宮內膜成塊脫落排出不暢,以上均會刺激子宮運動增強,肌肉收縮,造成絞痛。 3.  精神情緒因素:每人對疼痛敏感程度及耐受性不同,精神壓力大,情緒不穩定,會降低耐受性。 三、  痛經的中醫觀點:          根據「不通則痛」與「不榮則痛」的理論, 痛經主要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。氣為血帥,血隨氣行,氣行則血行,通則不痛。痛經的形成,是由於內傷氣血、外受寒濕、情志所傷等原因。根據臨床觀察,可歸納為氣滯血瘀、寒濕凝滯、氣血虛弱三種不同類型。         中藥調理痛經會逐月改善,療程大約半年,期間卵巢與子宮功能亦會得到調整,經期也會較規則,血色血量也會較正常。若只是吃止痛西藥,只是治標而已,體質仍不會得到改善。  四、 痛經應有的護理保健: 1.  至婦產科作超音波、最好作詳細骨盆腔內診,是否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瘤、子宮肌腺症,並抽血檢查: CA-125 、 CA-199 等發炎腫瘤指數以協助判斷。 2.  行經期尤要避免行房、盆浴、游泳、劇烈運動。保持個人清潔,調節情志,放鬆樂觀。避免受寒受涼,使經脈凝滯,血循降低,導致經血疏泄不利,加重疼痛。並可適時以熱毛巾、熱敷袋熱敷下腹,溫通血脈,減輕疼痛。作息正常,避免晚睡甚至熬夜,讓身體充分放鬆休息。 五、痛經的飲食護理 平時勿食冰品, 行經時 溫熱為主, 薑母黑糖茶或紅豆水代茶飲,可減緩經痛。 有以上問題,需藉由中藥調理,請至毓麟堂中醫診所,將為妳解說與服務

關於胃食道逆流

關於胃食道逆流: 胃食道逆流有幾項原因,1、情緒因素,原於工作壓力,易緊張造成肝氣上逆 2、飲食太快,食甜食甜飲冰品,過餓方食,咖啡茶葉等 3、熬夜,子時前未睡,胃酸分泌過量,腸胃空虛,以上若能逐一改善,或許不用服藥。 中醫治療亦以以上次序為治療依據,調解肝氣與情緒,中和胃酸,腸胃濡動正常等著手,療程大約12周。 體濕多痰,可食四神湯食療,甜易生痰引發胃酸,當為首禁,寒涼蔬果也要避免,如瓜類菜頭,濕熱水果,如芒果也少吃,粘膩食物,如油麵麻糬,盡量不吃,烤炸辣刺激品與再製品建議從少。